一种捕蟑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3354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捕蟑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四害”设备,具体是一种捕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蟑器技术中,蟑螂进入捕蟑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蟑螂通过自身的力量顶开单向门进入捕蟑器,有些蟑螂不愿意费力,常常会临门而返;另一种是让蟑螂自 己进入高压电场,然后使用高压电击毙蟑螂,由于有些蟑螂对于高压电场具有敏感性,因此常常会仓皇逃遁。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让蟑螂主动进入捕蟑器,蟑螂具有选择权,因此捕蟑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强制将蟑螂捕入的捕蟑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壳体的上部设有盒盖,壳体的下部设有便于蟑螂通过的、贯通壳体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侧设有扭簧孔,另一侧设有强制使蟑螂进入壳体的捕蟑口 ;通道的中下部设有便于抬高蟑螂位置以方便挡板运动的平台,平台的纵向两端设有便于蟑螂运动的坡道;平台的上部设有刮板,所述刮板通过连接体连接用于封闭入蟑口的挡板;通道的上部设有红外线发射管,平台的下部与红外线发射管对应处设有红外线接收管;壳体内与捕蟑口对应部位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拉绳连接挡板;壳体内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壳体的上部设有扭簧轴和用于使刮板复位的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扭簧轴上,另一端连接拉绳,所述拉绳穿过扭簧孔固定连接刮板。所述挡板上设有挡板孔,刮板上设有刮板孔;引导挡板和刮板运动方向的导杆穿过挡板孔和刮板孔固定连接通道和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被动等待蟑螂进入的捕蟑方法转变为主动出击的捕蟑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捕蟑效率。与现有的红外传感捕蟑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只用四节5号电池即可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捕蟑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和刮板的联合结构示意图。[0013]图7为图I中通道部位的左视图。图8为图I中通道部位的右视图。图中,I、电池,2、控制电路,3、壳体,4、电动机,5、导线,6、挡板,7、连接体,8、红外线发射管,9、扭簧轴,10、扭簧,11、通道,12、 平台,13、拉绳,14、导杆,15、刮板,16、坡道,17、红外线接收管,18、加热片,19、插头,20、挡板孔,21、刮板孔,22、扭簧孔,23、捕蟑口,24、盒
至JHL ο
具体实施方式
图I、图2、图3中,壳体3的上部设有盒盖24,壳体3的下部设有便于蟑螂通过的、贯通壳体3的通道11,该通道11的一侧设有扭簧孔22,另一侧设有强制使蟑螂进入的捕蟑口 23 ;通道11的中下部设有便于抬高蟑螂位置以方便挡板6运动的平台12,平台12的纵向两端设有便于蟑螂运动的坡道16,平台12的上部设有刮板15,该刮板15通过连接体7连接用于封闭入蟑口 23的挡板6 ;引导挡板6和刮板15运动方向的导杆14穿过挡板孔20和刮板孔21固定连接通道11和壳体3 ;通道11的上部设有红外线发射管8,平台12的下部与红外线发射管8对应处设有红外线接收管17 ;壳体3内与捕蟑口 23对应部位设有电动机4,该电动机4通过拉绳13连接挡板6 ;壳体3内设有电池I和控制电路2,该控制电路2通过导线5连接电动机4、红外线发射管8、红外线接收管17和加热片18,该加热片18用于加热壳体3中的空气,升高温度以使蟑螂迅速死亡;加热片18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19 ;壳体3的上部设有扭簧轴9和用于使刮板15复位的扭簧10,扭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扭簧轴9上,另一端连接拉绳13,该拉绳13穿过扭簧孔22固定连接刮板15。挡板6上设有挡板孔20,刮板15上设有刮板孔21,引导挡板6和刮板15运动方向的导杆14穿过挡板孔20和刮板孔21固定连接通道11和壳体3。图4、图5、图6中,挡板6稍大于捕蟑口 23,这样便于封闭捕蟑口 23以防止小蟑螂逃出,挡板6上设有挡板孔20 ;刮板15稍小于捕蟑口 23,以便于在通道11内运动;刮板15上设有刮板孔21 ;连接体7固定连接挡板6和刮板15。图7、图8中,通道11的左侧设有捕蟑口 23 ;通道11的右侧设有扭簧孔22。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打开盒盖24,放入适量诱饵后密闭盖好,接通控制电路2的电源即可。当蟑螂由坡道16爬上平台12进入红外线发射管8和红外线接收管17之间时,电动机4电路接通,通过拉绳13拉动挡板6和刮板15,刮板15将蟑螂推入壳体3中;当蟑螂进入壳体3后,电动机4电路自动断开,刮板15在扭簧10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挡板6封闭捕蟑口 23,捕蟑器进入下一个捕捉阶段。捕蟑结束时,接通加热器电源,捕蟑器里面的蟑螂均会迅速死亡。清除蟑螂时不要全部清除,留下少量死蟑螂可以起诱饵作用。为了提高捕蟑器的方便性,便于在没有电源的地方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交直流两用。捕捉蟑螂时只需要6伏干电池即可正常工作;只有在捕蟑结束后处理蟑螂时,因为加热器耗电量较大,因此需要外接电源。
权利要求1.一种捕蟑器,其特征在于壳体(3)的上部设有盒盖(24),壳体(3)的下部设有贯通的通道(11),所述通道(11)的一侧设有扭簧孔(22),另一侧设有捕蟑口(23);通道(11)的中下部设有平台(12),平台(12)的纵向两端设有便于蟑螂运动的坡道(16),平台(12)的上部设有刮板(15),所述刮板(15)通过连接体(7)连接用于封闭入蟑口(23)的挡板(6);通道(11)的上部设有红外线发射管(8),平台(12)的下部与红外线发射管(8)对应处设有红外线接收管(17);壳体(3)内与捕蟑口(23)对应部位设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通过拉绳(13)连接挡板(6);壳体(3)内设有电池⑴和控制电路(2),所述控制电路(2)通过导线(5)连接电动机(4)、红外线发射管(8)、红外线接收管(17)和加热片(18),所述加热片(18)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19);壳体(3)的上部设有扭簧轴(9)和扭 簧(10),扭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扭簧轴(9)上,另一端连接拉绳(13),所述拉绳(13)穿过扭簧孔(22)固定连接刮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捕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上设有挡板孔(20),刮板(15)上设有刮板孔(21),导杆(14)穿过挡板孔(20)和刮板孔(21)固定连接通道(11)和壳体⑶。
专利摘要一种捕蟑器,壳体的下部设有贯通的通道,通道的中下部设有平台,平台的两端设有便于蟑螂运动的坡道,平台的上部设有刮板,刮板通过连接体连接挡板;通道上部设有红外线发射管,平台的下部与红外线发射管对应处设有红外线接收管;壳体内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拉绳连接挡板;壳体内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加热片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本实用新型将被动等待蟑螂进入的捕蟑方法转变为主动出击的捕蟑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捕蟑效率。与现有的红外传感捕蟑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只用四节5号电池即可正常工作,在提高捕蟑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A01M1/02GK202760040SQ2012204610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范哲昱 申请人:范哲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