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始于砾耕循环水栽培,美国的Gericke于1929年首先建立了商业性的无土栽培体系,但由于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直至20世纪40年代前均未应用于生产,无土栽培真正的发展始于1970年丹麦Groden公司开发的岩棉技术和1973年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的NFT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营养液膜技术和岩棉栽培技术的发展,使世界上商业性的蔬菜和花卉无土栽培生产逐渐走俏,无土栽培生产亦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00多个,欧共体国家温室和花卉的生产近·90%采用无土栽培。我国正式进行无土栽培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山东农业大学邢禹贤等开始研究西瓜、黄瓜、番茄等的无土栽培技术,70年代后期新疆农业科学院吴明珠等开始研究甜瓜的无土栽培技术。但无土栽培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我国对无土栽培这一高新农业技术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开始于80年代后期。“七五” “八五”期间,无土栽培一直被列为农业部的重点科研课题、国家重点攻关项目,2001年后无土栽培被列为国家攻关和“863”计划的研究内容。与此同时,国家对无土栽培的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由于科研投入的大幅增加,近20年来,无土栽培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使得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从1986年 1990年,我国无土栽培主要处于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我国无土栽培研究者致力于引进、比较和消化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各种无土栽培技术及系统,如营养液膜系统、深液流系统、岩棉培、袋培、槽培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无土栽培进入自主研发阶段。1990年 2000年的10年内,我国研究创造了一些投资少、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无土栽培系统,如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浮板毛管系统等。这些系统的研发成功满足了国内生产者的需要,大大降低了无土栽培的成本,从而促进了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随着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与应用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土栽培面积也随之迅速增加,2005年已超过1100 hm2,基本格局是北方地区以固体基质培为主,华东地区以营养液膜技术浅水培为主,华南地区以深液流水培为主。目前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系统昂贵,就实际生产情况看,世界上所有的无土栽培都是在温室中进行的。因为温室可以提供合适的环境调控,减少水蒸发,减少病虫害侵袭,保护作物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但无土栽培与露地生产相比较,最大的缺点是花费资金太多。由于其高昂的生产成本,我国的无土栽培目前仅限于在某些特定地区生产价值较高的作物,而且限定在露地不能生产的一年中某些特定时间。[0008]2.基质昂贵,基质的为作物根系提供一个营养充足、水分适中、空气含量合适的小生态环境。最受欢迎的基质是草碳、岩棉和蛭石。这几种基质都属不可再生资源,其花费相当大。3、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传统的无土栽培技术必需设有滴灌系统,由此完成给作物提供水分和养分。同时传统的无土栽培技术中何时进行供水,供肥,量是多少都是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进行,存在不适时与不适量的问题,造成对作物生长的影响。4.产品昂贵,采用无土栽培时,只有种植那些高品质的园艺蔬菜,如特种西红柿、黄瓜等,种子价格高,只有产品才能收支平衡或有较好的收益。否则这些产品的高价将导致消费者的抵触。5.产品硝酸盐含量高及对环境的影响,温室的无土栽培都是用化肥配制成营养液,营养液循环中耗能多,灌溉排出液污染环境和地下水,生产出的食品硝酸盐含量超标。此外,大量的岩棉种植后如何处理,如何减轻环境负荷,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中设置贮水层,贮水层的上面设置有基质层,所述贮水层和基质层之间设置有隔层板,所述隔层板上设置有义根。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中设置有一根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穿过隔层板。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比栽培容器高。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上贮水层处设置有一个水层闻度控制口。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是小型栽培容器,例如花盆。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是大型的方形栽培槽,所述栽培系统包括多个栽培容器,多个栽培容器相互之间连接组合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供肥供水时间与用量由作物自身解决,多余的水又可通过控水孔排出,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操作频率和技术难度,降低了运行成本,扩大了适用范围,采用此系统,无土栽培也可在露地进行,如露台、屋顶、水面等,节能、低碳、环保,形成良好的根部生长环境,使作物早熟、增产、增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的小型栽培容器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的大型栽培容器示意图;图中,1 一贮水层;2—基质层;3—隔层板;4一义根;5—加水管;6—水层闻度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容器,在栽培容器中设置贮水层1,贮水层I的上面设置有基质层2,贮水层I和基质层2之间设置有隔层板3,隔层板3上设置有义根4,义根4采用吸水性强的廉价材料制作。肥、水贮存在一个容器中,与作物根部之间通过义根4连接,利用毛细管的原理实现自行平衡供肥供水。栽培容器中设置有一根略高于栽培容器的加水管5,加水管5穿过隔层板3进入贮水层1,以便加入肥水。栽培容器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花盆等小型栽培容器,可在这种小型栽培容器的贮水层I上设置水层高度控制口 6,当贮水层I中水量超过控制口,水自行排出。栽培容器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大型的长方形栽培槽,整个栽培系统包括多个栽培容器,多个栽培容器相互之间连接组合成一个整体。使用时,先在贮水层I中装满肥水,然后放入装有义根4的隔层板3,在上面的基质层2中装入拌有肥料的栽培基质,最后在基质中种上作物即可,也可先种好作物,然后通过加水管5给贮水层I加水。大型的栽培槽下层的贮水层I中只要保证不断水,同时贮水层I与隔层板3之间有一定间隔即 可。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追肥,如果采用固态肥,可直接施于基质中;而液态肥可按照施肥要点加入贮水层的方法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中设置贮水层(I ),贮水层(I)的上面设置有基质层(2),所述贮水层(I)和基质层(2)之间设置有隔层板(3),所述隔层板(3)上设置有义根(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中设置有一根加水管(5),所述加水管(5)穿过隔层板(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5)比栽培容器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上贮水层 (O处设置有一个水层高度控制口(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是小型栽培容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容器是大型的方形栽培槽,所述栽培系统包括多个栽培容器,多个栽培容器相互之间连接组合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容器中设置贮水层,贮水层的上面设置有基质层,所述贮水层和基质层之间设置有隔层板,所述隔层板上设置有义根。本实用新型供肥供水时间与用量由作物自身解决,多余的水又可通过控水孔排出,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操作频率和技术难度,降低了运行成本,扩大了适用范围,节能、低碳、环保,形成良好的根部生长环境,使作物早熟、增产、增效。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842036SQ201220297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董文其 申请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