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属于改良培育条件的水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生产不仅生产效率低,农民收益小而且农业产生依赖大量的农药、化肥,引发稻田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稻米品质下降、病虫害抗药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得十分脆弱,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甄若宏等,2004 ;孙刚等2006)。农业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稻田生态系统过度干扰,形成农业化学污染,在许多流域农业污染极其严重。化肥农药的施用也大大降低了作物的品质与安全性,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癌症的发生等(Dich et al.,1999)。虽然现有的生态混养方法中,有将鱼与稻混养的方法,但鱼苗对养殖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 当稻谷收割使其,仍需要持续供水,水资源浪费严重,而鱼价上涨幅度有限,未来经济前景并不理想。有基于此,做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月中旬播种植早籼稻,移栽;
(2)5月中旬-6月中旬,放养泥鳅和蛙苗,其中,泥鳅规格为80只/kg,放养密度为7000-10000只/667m2,日投喂泥鳅料的量占泥鳅总重量O. 5 - 2. 5 % ;蛙苗放养密度2000-4000只/667m2,日投喂蛙料量相对泥鳅料的投放量增加30_80%,泥鳅料和蛙料均为每天8:00、17:00各投喂I次;
(3)7月中旬至8月上旬,早籼稻收割;
(4)10月,捕获蛙和泥鳅。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所述的早籼稻品种为浙优12或中嘉早32号。所述的步骤(2)中,泥鳅的放养密度为5000-8000只/667m2。所述的蛙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0-60% (质量比);泥鳅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 (质量比)。步骤(4)中,捕获成熟的蛙和全部的泥鳅,余下的蛙养至第二年早籼稻播种时捕
-M-犾。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稻田中套养泥鳅,利用泥鳅的潜穴、爬行、游泳、觅食和避敌等扰动行为来影响沉积物-水界面的颗粒态、溶解态物质的分布及转化,改变沉积物的垂直运移、混合和再悬浮,加速间隙水与上覆水的物质通量交换,这些对于早籼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减少了早籼稻种植中的翻耕成本;
2.通过投喂泥鳅饵料和蛙料,并利用残饵和粪便作为早籼稻的天然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为有机稻米的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减少N、P排放提供契机;
3.稻田生态环境更适合泥鳅生长,而泥鳅市场价格也高于一般鱼类,因此,稻田套养泥鳅更符合生物间的共生关系且经济效益更高;本发明中的蛙为食用牛蛙,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价值,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可生活、生长在较浅的水体中,因此,利用早籼稻收割后稻田的闲赋时间轮作蛙的养殖,操作可行性更高,既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可以更好的提供稻田有机肥力。 采用本发明的套养轮作方法,平均亩(I亩=667m2)产早籼稻达500-600公斤,泥鳅达100-180公斤/亩,蛙达20-60公斤/亩,亩产值在10000元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水稻或者早籼稻与鱼混养的方法所得收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4月15日播种浙优12号早籼稻,并进行移栽,5月12日-5月14日插种;5月14日-6月10日放养泥鳅苗,并投放泥鳅料,其中,泥鳅苗的规格为80只/kg,放养密度为100kg/667m2,蛙苗放养密度为2000只/667 m2 ;7月5日-7月10日,收割早籼稻;10月,捕获泥鳅和成熟的青蛙,余下体格较小、未成熟的蛙则继续养殖至次年的4月上旬,在早籼稻播种前捕获。泥鳅料和蛙料的投放时间相同,均为早上8:00和晚上17:00,其中泥鳅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8%(质量比),泥鳅料的日投喂量占泥鳅总重量1. 5 % ;蛙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蛙料的日投喂量相对泥鳅料的日投放量增加40%。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收获早籼稻580kg/667 m2,蛙的总产量为20kg/667 m2,泥鳅的产量为170kg/667 m2,上述总收入合计约11462元/667m2,远远超出传统水稻或早籼稻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实施例2
4月10日播种中嘉早32号早籼稻,并进行移栽,4月25日-5月10日插种;5月14日-6月5日放养泥鳅苗和蛙苗,并投放泥鳅料和蛙料,其中,泥鳅苗的规格为80只/kg,放养密度为80kg/667m2,青蛙放养密度为4000只/667 m2 ;7月15日-7月25日,收割早籼稻;10月,捕获成熟青蛙和全部的泥鳅,成熟的青蛙即为秋季蛙,余下体格较小、未成熟的青蛙继续养殖至次年的4月上旬,在早籼稻播种前捕获,此时捕获的青蛙为春季蛙。泥鳅料和蛙料的投放时间相同,均为早上8:00和晚上17:00,其中泥鳅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8%(质量比),泥鳅料的日投喂量占泥鳅总重量2 % ;蛙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蛙料的日投喂量相对泥鳅料的日投放量增加60%。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收获早籼稻560kg/667 m2,蛙的总产量为40kg/667 m2,泥鳅的产量为160kg/667 m2,上述总收入合计约18660元/667 m2,远远超出传统水稻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4月中旬播种植早籼稻,移栽; (2)5月中旬-6月中旬,放养泥鳅和蛙苗,其中,泥鳅规格为80只/ kg,放养密度为7000-10000只/667m2,日投喂泥鳅料的量占泥鳅总重量O. 5 - 2. 5 %;蛙苗放养密度2000-4000只/667m2,日投喂蛙料量相对泥鳅料的投放量增加30_80%,泥鳅料和蛙料均为每天8:00、17:00各投喂I次; (3)7月中旬至8月上旬,早籼稻收割; (4)10月,捕获蛙和泥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早籼稻品种为浙优12或中嘉早32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泥鳅的放养密度为5000-8000只/667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捕获成熟的蛙和全部的泥鳅,余下的蛙养至第二年早籼稻播种时捕获。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鳅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蛙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属于改良培育条件的水培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播种植早籼稻,移栽;放养泥鳅和蛙苗;投喂蛙料量、泥鳅料;早籼稻收割;捕获蛙和泥鳅。本发明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可应用于水稻、早稻种植,具有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004542SQ20121054416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罗文 , 邱木清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