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2197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的生产涉及原料的粉碎、基料的混合配制、菌种制作等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需要不同的设备设施,目前所需的各设备设施之间连续性较差,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鉴于上述现有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及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最终创设出一种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生产系统,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杏鲍菇生产系统,包括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粉碎除尘装置,与粉碎装置连接,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搅拌装置,对输送设备输送来的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制棒室,通过输送设备与搅拌装置相连,将搅拌好的原料制棒;高温灭菌室,与制棒室连通,用高温灭菌;灭菌后预冷室,与高温灭菌室连通,用于灭菌后冷却;制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连通,用于培育菌种;接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和制种室连通,用于菌种接种;出菇室,具有恒温系统,与接种室连通,其内设置有出菇架,用于放置接种后的出菇棒,进行杏鲍菇的培育;其中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料斗,所述料斗内设有由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轴本体和设置于轴本体上的搅拌翅,所述料斗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至地面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搅拌轴呈垂直设置。进一步,所述粉碎除尘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上部侧面设有进料管,筒体的顶部设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的上口伸出筒体,其下口延伸至筒体的内部,筒体的底部具有出料进一步,所述粉碎除尘装置为一腔体,腔体的前端上部连通进料管,腔体的后部具有排气口,腔体内具有将腔体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垂直设置的隔板,每个隔板上设有通孔,相邻两隔板上的通孔相错设置,且紧邻进料管的隔板上的通孔与进料管的出口相错设置,排气口与相邻的隔板上的通孔相错设置,每个腔室均设有侧门。进一步,所述出菇室的恒温系统包括2/7页供水井,提供地下水;蓄水池,与供水井连接,用于存储供水井提供的地下水;循环管路,与蓄水池连接,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室内,供蓄水池内的地下水循环,并进行热交换;冷热机,设于循环管路,对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制冷,并提供水循环动力;返灌井,与循环管路连接,将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返注回地下。进一步,所述出菇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 所述第一网面上的网格与第二网面上的网格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灭菌后预冷室包括预冷通道,所述预冷通道两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可封闭的入口和可封闭的出口,所述预冷通道的顶部具有可封闭的无菌冷风进气孔;风机,提供预冷风;风道,与风机连通,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预冷通道的出口。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杏鲍菇生产系统的杏鲍菇生产方法,该方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使用上述杏鲍菇生产系统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b.用粉碎除尘装置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c.将除尘后并配制好的原料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d.选取配置好的适宜的原料在制棒室制作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e.将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高温灭菌室进行高温灭菌;f.将灭菌后的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灭菌后预冷室进行冷却;g.将冷却后的菌种培养棒和接种棒推入制种室进行三级菌种制种;h.在接种室内用带有第三级菌种的接种棒将菌种接入出菇棒;i.将出菇棒放入出菇室内的出菇架上,进行杏鲍菇的培育。进一步,所述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置的接种签和基料封块。进一步,所述菌种培养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部的菌种培养基,其中菌种培养基的质量份的原料组份如下
玉米芯57 65份麸皮17 20份木屑19 M份石膏1. 8 2. 2份碳酸钙0. 8 1. 2 份。进一步,所述出菇棒包括外层的包覆膜和内部的栽培基料,其中栽培基料包含下述质量份的原料组份
5玉米芯80 90份
麸皮8 12份
玉米粉3. 5 5份
石膏0.8 1.2份
碳酸钙 0.8 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可以使杏鲍菇生产过程有机地连接起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尤其是将搅拌装置的料斗设置于地下,装料过程只需在水平方向上推动需要搅拌的原料即可,搅拌完成后,用输送带输送上地面,特别是人工操作时,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机械操作时,也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杏鲍菇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粉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粉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变化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出菇室的恒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出菇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出菇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灭菌后预冷室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接种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图1为本发明的杏鲍菇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杏鲍菇生产系统,包括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粉碎除尘装置,与粉碎装置连接,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搅拌装置,对输送设备输送来的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制棒室,通过输送设备与搅拌装置相连,将搅拌好的原料制棒;高温灭菌室,与制棒室连通,用高温灭菌;灭菌后预冷室,与高温灭菌室连通,用于灭菌后冷却;
制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连通,用于培育菌种;接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和制种室连通,用于菌种接种;出菇室,具有恒温系统,与接种室连通,其内设置有出菇架,用于放置接种后的出菇棒,进行杏鲍菇的培育;如图2至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搅拌装置3包括设置于地304下的料斗301,料斗301内设有由电机带动的搅拌轴302,所述搅拌轴302包括轴本体321和设置于轴本体321上的搅拌翅322,料斗301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至地面的传送带303,传送带303与搅拌轴302 呈垂直设置。传送带303与料斗2之间为无缝接触。避免原料落入传动带后面的死角内。 料斗301可以是水泥浇铸而成,也可以是金属或塑料等适合的材料制成后放入地下。水泥浇铸的成本低,用铁等金属制成的料斗能够更换工作地点。如图3所示,搅拌翅322呈矩形框形,沿轴本体321周向分三排设置。此种搅拌轴具有搅拌均勻,并能清理基料的优点。如图4所示,搅拌翅322为矩形叶片,矩形叶片交错设置在轴本体321上。此种搅拌轴搅拌均勻。本发明的搅拌装置使用时,工人将需搅拌的原料推入设置在地下的料斗内,启动搅拌轴,待搅拌均勻后,启动传送带,此时,搅拌轴仍然旋转,其将原料翻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搅拌后的原料输送至地面。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形成一完整的系统。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图5为本发明的粉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粉碎除尘装置2包括筒体201,筒体201的上部侧面设有进料管205。筒体201的顶部设有出尘管203,出尘管203的上口伸出筒体,其下口延伸至筒体201的内部。优选为延伸至筒体201内部自上而下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处,优选延伸至筒体201内部自上而下的三分之二处。避免了原料与灰尘一起直接从出尘管203排出,只能先向下旋转后再旋转上来,使料、尘分离后,灰尘才能从出尘管排除。这样除尘效果更好。进料管205与筒体的侧面相切。这样,原料沿切向进入筒体201内,更易沿筒体201的内壁形成外螺旋,增加除尘效果。进料管205向下倾斜。如此设置可以使在筒体内壁形成的外螺旋向下旋转,带动比重较大的原料进一步从筒体201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筒体201的下端连接设有侧门206的接料室202,接料室202的内径大于筒体201的内径。筒体201下部的内径逐渐收缩形成出料口 204。该部分可以加强内螺旋的形成,使灰尘从出尘管203排出。可以进一步防止落入接料室202的原料向上排出。进一步增加除尘效果。本发明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从接料室202的侧门将口袋等容器放入接料室202,直接对准出料口接原料。也可以待原料落入接料室202后,从侧门将原料移入其他容器内。也就是说,接料室202可以换成支架来支撑筒体201。工作时,将口袋直接连接出料口 204接料即可。粉碎除尘装置除采用上述的构造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如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粉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变化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粉碎除尘装置为一腔体21。腔体21的前端上部连通进料管22。腔体21的后部具有排气口, 排气口设有排气管3。腔体21内具有将腔体21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M的垂直设置的隔板25,每个隔板25上设有通孔沈,相邻两隔板25上的通孔沈相错设置,且紧邻进料管22的隔板上的通孔26与进料管的出口相错设置,排气口与相邻的隔板25上的通孔沈相错设置。使腔体21内的气流迂回运动,避免呈直线流动,增强了除尘效果。上述的相错设置可以是在垂直方向上相错设置,也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相错设置。每个腔室M均设有侧门观。通过侧门观可以将除尘后的原料移出,或对腔室进行打扫。一般腔体21由隔板25分隔成二至四个腔室M较为适宜。在多个腔室M中的至少一个腔室M的顶端设有喷淋装置27。使灰尘与水雾结合,加速了灰尘的沉降。除尘效果更好。在图7给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有的腔室M均设有喷淋装置27。如图8所示,进料管22的出口一端向下倾斜。避免了原料直接被吹至隔板25上, 使气流更易形成迂回的流向。增加除尘效果。作为该技术措施的另一替换,在水平设置的进料管的出口处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上端与进料管通过转轴铰接。进料时将活动挡板吹起,原料进入,但活动挡板会阻挡原料及气流水平前进,使其向下运动。图9为本发明的出菇室的恒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出菇室9的恒温系统包括包括供水井91,提供地下水,该地下水会作为恒温系统的热源在出菇室内循环。蓄水池92,用于存储供水井提供的地下水,以便于在出菇室96内循环。当然地下水从供水井到蓄水池需要用到水泵使其连接。循环管路93,与蓄水池连接,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室内,供蓄水池92内的地下水循环,并进行热交换,使出菇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需要的温度。地下水从蓄水池92到循环管路93可以通过水泵,也可以利用水压通过管道直接流至循环管路内。循环管路93可以是在地下铺设的管道,也可以是在地面挖出沟槽,然后在沟槽上铺设盖板形成。冷热机94,设于循环管路93,对循环管路93内的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制冷,并提供水循环动力。当循环管路93内的地下水的温度偏离出菇室需要的温度时,需要通过冷热机对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制冷,以保证出菇室内温度的要求。返灌井95,将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返注回地下。这样使地下水从地下到地上形成一个循环,使地下水系统平衡,避免了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等诸多弊端。供水井与返灌井的比例为1 5。 一般来说返灌井与供水井的个数比越大越容易保持地下水系统的平衡。并且返灌井围绕供水井设置,更易于保持平衡。当然也可如图9所示,反灌井和供水井均围绕出菇室设置。以减少占地面积。图10为本发明的出菇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出菇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出菇架包括框架901,框架901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网面 902和第二网面903。为清楚表达本发的构造,图11中用粗实线条表示第一网面902,用细虚线条表示第二网面903。第一网面902上的网格904与第二网面903上的网格904—— 对应。参见图10,第一网面902上的网格904与第二网面903上的网格904重叠在一起。 这样形成了放置食用菌栽培包的空间。第一网面902和第二网面903均由纵横交错的钢筋或铁丝焊接而成。当然,钢筋的交点905处也可采用焊接之外的其他方式固定,如采用捆绑的方式。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与框架为焊接或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时,便于拆卸。参见图11,框架901为由角钢连接而成的长方体。当然也可用钢管或其他型材或其他适合的材质来制造框架901。框架901的长、宽和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第一网面902和第二网面 903之间的距离及网格的大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框架901的底部可以设有支脚 906。支脚906为可调节支脚,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螺栓,螺栓与底座螺纹连接。另外支脚906下方可以设有滚轮(图中未示出)。滚轮为万向轮,即可以360度旋转。便于移动。当然,滚轮可以直接设置在框架的底部。 图12为本发明的灭菌后预冷室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灭菌后预冷室包括预冷通道61、风机62和风道63,其中,预冷通道61的两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可封闭的出口 611和入口 613,预冷通道61的顶部具有可封闭的无菌冷风进气孔612。无菌冷风进气孔612与无菌冷风产生装置连通,用于预冷后直接进行无菌冷却降温。出口 611可通过设置适合的门来封闭。风机62,提供预冷风,也就是风机62带动的自然风。风道63与风机62 连通,具有出风口 631,出风口 631对着预冷通道61的出口 611。预冷通道61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个预冷通道61的出口 611均与一通风室64连通,风道63设置于通风室64内, 风道63具有与预冷通道对应的多个出风口 631。无菌冷风进气孔612与无菌冷风产生装置(图中未示出)连通。待预冷完毕后直接进行无菌冷却。使用上述杏鲍菇生产系统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
b.用粉碎除尘装置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
C.将除尘后并配制好的原料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
d.选取配置好的适宜的原料在制棒室制作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
e.将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高温灭菌室进行高温灭菌;
f.将灭菌后的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灭菌后预冷室进行冷却;
g·将冷却后的菌种培养棒和接种棒推入制种室进行三级菌种制种;
h.在接种室内用带有第三级菌种的接种棒将菌种接入出菇棒;
i.将出菇棒放入出菇室内的出菇架上,进行杏鲍菇的培育。
图13为本发明的接种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
膜84和内置的接种签82和基料封块81。接种签82为木签或竹签。接种签82位于接种棒的一侧,基料封块81位于接种棒的另一侧。基料封块81占接种棒体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利于栽培种的生长繁殖。接种签82的个数和基料封块81的块数相同。当然,签式接种棒还具有应有的接种口 83,用于原种接种,以培养栽培种。包覆膜84为塑料膜。接种签的长度为18cm左右。该长度有利于在出菇棒进行栽培种的接种。达到快速高效,完成质量高的效果。进一步,菌种培养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部的菌种培养基,其中菌种培养基的质量份的原料组份如下玉米芯60份;麸皮78份;木屑20份;石膏2份;碳酸钙1份。上述原料用水润湿,得到的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 65%。菌种培养基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称取原料,其中碳酸钙单独放入水中,把其他组分充分混合拌勻,然后将碳酸钙形成的石灰水加入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制得的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 65%,一般为63%。pH值装袋前调至6. 5 7。将上述实施例的菌种培养基与现有的采用棉籽壳为主要原料的菌种培养基作为对比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设计按照配方配比,每个配方lOOKg,重复三次,春季、秋季试验重复一样,每个配方重复试验3次。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测定接种后每日上下午分别观测记录不同配方菌丝萌发及长势、生长速度等。试验表明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均能生长, 但本实施例的菌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优于对比例,本实施例比对比例略快
93 4天。进一步,出菇棒包括外层的包覆膜和内部的栽培基料,其中栽培基料包含下述质量份的原料组份玉米芯84份、麸皮10份、玉米粉4份、石膏1份、碳酸钙1份。上述原料用水润湿,杏鲍菇栽培基料的含水量不超过70%。栽培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上述组分称取原料,其中碳酸钙单独放入水中,把其他组分充分混合拌勻,然后将碳酸钙形成的石灰水加入混合均勻。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的含水量不超过70%,优选为60 65%。pH值装袋前调至6. 5 7。将上述实施例的栽培基料与现有的采用棉籽壳为主要原料的栽培基料作为对比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栽培基料上本实施例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优于对比例,本实施例比对比例略快1 2天。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粉碎除尘装置,与粉碎装置连接,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 搅拌装置,对输送设备输送来的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 制棒室,通过输送设备与搅拌装置相连,将搅拌好的原料制棒; 高温灭菌室,与制棒室连通,用高温灭菌; 灭菌后预冷室,与高温灭菌室连通,用于灭菌后冷却; 制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连通,用于培育菌种; 接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和制种室连通,用于菌种接种;出菇室,具有恒温系统,与接种室连通,其内设置有出菇架,用于放置接种后的出菇棒, 进行杏鲍菇的培育;其中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料斗,所述料斗内设有由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轴本体和设置于轴本体上的搅拌翅,所述料斗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至地面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搅拌轴呈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除尘装置包括筒体, 筒体的上部侧面设有进料管,筒体的顶部设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的上口伸出筒体,其下口延伸至筒体的内部,筒体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室的恒温系统包括 供水井,提供地下水;蓄水池,与供水井连接,用于存储供水井提供的地下水;循环管路,与蓄水池连接,环绕设置于食用菌出菇室内,供蓄水池内的地下水循环,并进行热交换;冷热机,设于循环管路,对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制冷,并提供水循环动力; 返灌井,与循环管路连接,将循环管路内的地下水返注回地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网面和第二网面,所述第一网面上的网格与第二网面上的网格--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后预冷室包括预冷通道,所述预冷通道两端具有相对设置的可封闭的入口和可封闭的出口,所述预冷通道的顶部具有可封闭的无菌冷风进气孔;风机,提供预冷风;风道,与风机连通,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预冷通道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除尘装置为一腔体, 腔体的前端上部连通进料管,腔体的后部具有排气口,腔体内具有将腔体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垂直设置的隔板,每个隔板上设有通孔,相邻两隔板上的通孔相错设置,且紧邻进料管的隔板上的通孔与进料管的出口相错设置,排气口与相邻的隔板上的通孔相错设置,每个腔室均设有侧门。
7.使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杏鲍菇生产系统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用粉碎装置对原料进行粉碎;b.用粉碎除尘装置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除尘;c.将除尘后并配制好的原料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d.选取配置好的适宜的原料在制棒室制作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e.将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高温灭菌室进行高温灭菌;f.将灭菌后的菌种培养棒、接种棒和出菇棒分别推入灭菌后预冷室进行冷却;g.将冷却后的菌种培养棒和接种棒推入制种室进行三级菌种制种;h.在接种室内用带有第三级菌种的接种棒将菌种接入出菇棒;i.将出菇棒放入出菇室内的出菇架上,进行杏鲍菇的培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置的接种签和基料封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培养棒包括外层包覆膜和内部的菌种培养基,其中菌种培养基的质量份的原料组份如下玉米芯 57 65份麸皮 17 20份木屑 19 M份石膏 1.8 2. 2份碳酸钙 0.8 1.2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杏鲍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棒包括外层的包覆膜和内部的栽培基料,其中栽培基料包含下述质量份的原料组份玉米芯 80 90份麸皮8 12份玉米粉3. 5 5份石膏0.8 1.2份碳酸钙0.8 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其中生产系统包括粉碎装置;粉碎除尘装置,与粉碎装置连接;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制棒室,将搅拌好的原料制棒;高温灭菌室,与制棒室连通,用高温灭菌;灭菌后预冷室,与高温灭菌室连通,用于灭菌后冷却;制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连通,用于培育菌种;接种室,与灭菌后预冷室和制种室连通,用于菌种接种;出菇室,具有恒温系统,与接种室连通,其内设置有出菇架;其中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料斗,料斗内设有由电机带动的搅拌轴,搅拌轴包括轴本体和设置于轴本体上的搅拌翅,料斗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原料输送至地面的传送带,传送带与搅拌轴呈垂直设置。本发明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523919SQ2011104536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亮, 李学功 申请人: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