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插秧机插秧轨迹是通过不等速传动机构实现的。所应用的不等速传动机构主要有椭圆行星轮系、偏心非圆行星轮系、偏心变位行星轮系等。这些齿轮的节曲线都是轴对称图形,传动比曲线即为对称曲线,因此传动比可调性能较差。插秧机对秧针轨迹的要求十分苛刻,若以满足轨迹要求为前提,则难以兼顾速度和加速度的目标优化。同时随着宽窄行农艺要求的提出,宽窄行插秧机的研究已逐步进入正轨。目前研究较多宽窄行实现方式为改变传动箱的方式——使中心轴与链轮轴成一定角度,即分插机构在一倾斜面内运动,使推秧点相对取秧点产生横向偏移,从而实现宽窄行水稻植插;分插机构仍沿用原有分插机构。但是由于原有分插机构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可调性差,使得倾斜角带来的有效偏移率偏低;然而增大倾斜角,会影响秧苗的直立度,且容易伤秧,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比可调的分插机构,以改进斜置式宽窄行插秧机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该机构既可应用于等行距插秧机,兼顾分插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又可应用于宽窄行插秧机, 并改善分插机构性能,达到结构简单、尺寸小,振动小,效率高,动力学性能好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在齿轮壳体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中心驱动轴可转动地插入在太阳齿轮中心孔内,中心驱动轴的一端与齿轮壳体固接;在齿轮壳体内侧部位上、位于中心驱动轴上、下两侧对称部位处分别与中心驱动轴相互平行地依次配装上中间轴,上行星轴和下中间轴、下行星轴,所述的下中间轴、中心驱动轴、上中间轴位于同一平面内,下行星轴和上行星轴在下中间轴、中心驱动轴、上中间轴所在的同一平面两侧相反方向位置对应配置;上中间齿轮、上行星齿轮、下中间齿轮、 下行星齿轮分别固装在上中间轴、上行星轴、下中间轴、下行星轴上,太阳齿轮分别与下中间齿轮、上中间齿轮啮合,下中间齿轮与下行星齿轮啮合,上中间齿轮与上行星齿轮啮合, 所述的太阳齿轮、下中间齿轮、下行星齿轮、上中间齿轮、上行星齿轮均为全等的变性椭圆齿轮,构成不等速传动机构;在下行星轴和上行星轴外端部上呈垂直地分别固装下、上栽植臂壳体,在上、下栽植臂壳体前侧外部上分别固装秧针,复位弹簧与推秧杆同轴心地分别配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内位于复位弹簧下方安装拨叉和凸轮,拨叉上端位于推秧杆后端面与复位弹簧前端面之间接触配合,拨叉下端与凸轮接触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分插机构若应用于等行距前插式插秧机,秧针尖点不仅能够形成垂直于竖直面的“腰子形”轨迹,满足等行距插秧要求,同时还增加了传动比调整参数,兼顾了分插机构动力学优化空间。若应用于宽窄行插秧机,秧针尖点形成倾斜平面内一“腰子形”轨迹,不仅能够提高斜置式宽窄行插秧机的性能,改善秧苗直立性,降低伤秧率,而且具有工作效率高,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制造成本低等特点,适用范围广。
图1是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及插秧机停止行走时,分插机构上的秧针运行静轨迹示意中1、下行星齿轮2、下行星轴3、下中间齿轮4、下中间轴5、太阳齿轮6、机架7、 中心驱动轴8、齿轮壳体9、上中间轴10、上中间齿轮11、上行星齿轮12、上行星轴13、上栽植臂壳体14、下栽植臂壳体15、秧针16、推秧杆17、拨叉18、凸轮1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在齿轮壳体8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5,中心驱动轴7可转动地插入在太阳齿轮5中心孔内,中心驱动轴7的一端与齿轮壳体8固接;在齿轮壳体8内侧部位上、位于中心驱动轴7上、下两侧对称部位处分别与中心驱动轴7相互平行地依次配装上中间轴9,上行星轴12和下中间轴4、下行星轴2,所述的下中间轴4、中心驱动轴7、上中间轴9位于同一平面内,下行星轴2和上行星轴 12在下中间轴4、中心驱动轴7、上中间轴9所在的同一平面两侧相反方向位置对应配置; 上中间齿轮10、上行星齿轮11、下中间齿轮3、下行星齿轮1分别固装在上中间轴9、上行星轴12、下中间轴4、下行星轴2上,太阳齿轮5分别与下中间齿轮3、上中间齿轮10啮合,下中间齿轮3与下行星齿轮1啮合,上中间齿轮1与上行星齿轮11啮合,所述的太阳齿轮5、 下中间齿轮3、下行星齿轮1、上中间齿轮10、上行星齿轮11均为全等的变性椭圆齿轮,构成不等速传动机构;在下行星轴2和上行星轴12外端部上呈垂直地分别固装下、上栽植臂壳体14、13,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前侧外部上分别固装秧针15,复位弹簧19与推秧杆 16同轴心地分别配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内位于复位弹簧19下方安装拨叉17和凸轮18,拨叉17上端位于推秧杆16后端面与复位弹簧19前端面之间接触配合,拨叉17下端与凸轮18接触配合。固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上的秧针15在秧门处取秧后,到设定位置由凸轮18控制的推秧杆16进行推秧,推秧后凸轮18压缩复位弹簧19复位,准备下一次推秧;秧针15的运动是齿轮壳体8勻速圆周运动与行星齿轮1、11相对齿轮壳体8非勻速转动的合成运动,秧针15尖点的“腰子型”静轨迹满足前插式插秧机构作业要求。
权利要求
1. 一种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齿轮壳体(8)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5),中心驱动轴(7)可转动地插入在太阳齿轮(5)中心孔内,中心驱动轴(7)的一端与齿轮壳体.(8)固接;在齿轮壳体(8)内侧部位上、位于中心驱动轴(7)上、下两侧对称部位处分别与中心驱动轴(7)相互平行地依次配装上中间轴(9), 上行星轴(12)和下中间轴G)、下行星轴O),所述的下中间轴G)、中心驱动轴(7)、上中间轴(9)位于同一平面内,下行星轴( 和上行星轴(1 在下中间轴、中心驱动轴(7)、 上中间轴(9)所在的同一平面两侧相反方向位置对应配置;上中间齿轮(10)、上行星齿轮 (11)、下中间齿轮(3)、下行星齿轮(1)分别固装在上中间轴(9)、上行星轴(12)、下中间轴 G)、下行星轴⑵上,太阳齿轮(5)分别与下中间齿轮(3)、上中间齿轮(10)啮合,下中间齿轮C3)与下行星齿轮(1)啮合,上中间齿轮(10)与上行星齿轮(11)啮合,所述的太阳齿轮(5)、下中间齿轮(3)、下行星齿轮(1)、上中间齿轮(10)、上行星齿轮(11)均为全等的变性椭圆齿轮,构成不等速传动机构;在下行星轴( 和上行星轴(1 外端部上呈垂直地分别固装下、上栽植臂壳体(14)、(13),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 (14)前侧外部上分别固装秧针(15),复位弹簧(19)与推秧杆(16)同轴心地分别配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 内,在上、下栽植臂壳体(13)、(14)内位于复位弹簧(19)下方安装拨叉(17)和凸轮(18), 拨叉(17)上端位于推秧杆(16)后端面与复位弹簧(19)前端面之间接触配合,拨叉(17) 下端与凸轮(18)接触配合。
全文摘要
变性椭圆齿轮行星系前插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齿轮壳体中心部位上安装太阳齿轮,中心驱动轴插入在太阳齿轮中心孔内,且与齿轮壳体固接,带有上、下中间齿轮的上、下中间轴和带有上、下行星齿轮的上、下行星轴分别对称配装在中心驱动轴两侧,上、下中间齿轮、上、下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均为全等的变性椭圆齿轮,在上、下行星轴外端上呈垂直地固装栽植臂壳体,在栽植臂壳体上安装秧针、推秧杆、拨叉、复位弹簧和凸轮;本机构实现了秧针尖点呈“腰子形”静轨迹曲线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工作效率高、动力学性能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2301858SQ2011102645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周福军, 徐洪广, 朱艺媛, 赵匀, 郑建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