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业虫害防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状的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对于农林业的害虫防治,一般人们都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除虫,但由于喷洒农药对环境污染很大,对害虫天敌有杀伤作用,现在一般都不提倡。为了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虫害,信息素诱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各种害虫习性不一,形体不一,一般都采用比较有针对性的诱捕器。而捕虫效果好的诱捕器,多数结构复杂,体积大,运输不便,使得制造商的运输成本大量增加而不能广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针对体积较小的小型甲虫,能提高捕虫效果,并且拆卸方便,易于运输,可大量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它由防雨盖、集虫桶、连接棒和诱芯柄组成,所述集虫桶包括若干个漏斗和外套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组成,圆筒高度为5 10cm,口径大于内置漏斗大口口径;漏斗大口直径5 10cm,小口直径1 3cm,高度小于圆筒高度;各层集虫桶边缘有卡槽互相卡扣,最底层的集虫桶底部密封筒壁距离底部2 3cm处设有若干排水孔,最上层集虫桶外表面设有一卡座;防雨盖呈拱形结构,位于多层集虫桶上方,上部中央设有一卡座通过倒J型的支撑棒连接在第一层集虫桶外部边缘的卡座上,底部中央位置有一诱芯柄,可放置诱芯,昆虫受到信息素的吸引,撞在防雨盖的内壁上从漏斗小孔处层层掉入至最底下一层集虫桶无法逃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不需专人看管,定期清理即可长期使用,并且多层套叠,能有效防止小型甲虫逃逸。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放置或吊置,配合不同的信息素可诱捕相应的害虫。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它由防雨盖1、集虫桶2、连接棒3和诱芯柄4组成,所述集虫桶2包括多个漏斗21与外套的圆筒22组成,本实施例为3个;所述漏斗21为上大下小形状,大口直径10cm,小口直径3cm,高度为IOcm ;所述圆筒2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上下开口处边缘有卡槽23高度为15cm,最上层圆筒22外表面处有一卡座24,最下层圆筒为底部密封型,距离底部3cm处有若干排水孔42,本实施例为2个。 使用时,将各个集虫桶2通过卡槽23互相扣接,将诱芯悬挂在诱芯柄4上,连接棒 3弯头部分插入防雨盖1的卡座11上,直柄部分插入集虫桶22的卡座24上,然后将诱捕器随意放置地上,昆虫受到信息素的吸引,撞在防雨盖1的内壁上从漏斗小孔处层层掉入集虫桶底部无法逃脱。该诱捕器不使用有毒化学农 药或粘胶材料,对环保有益,针对小型甲虫类昆虫,能提高捕虫效果,并且拆卸方便,易于运输。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由防雨盖、集虫桶、连接棒和诱芯柄组成,所述集虫桶包括若干个漏斗和外套的圆筒组成,各层集虫桶边缘有卡槽互相卡扣,最上层集虫桶外表面设有卡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结构,高度为5 10cm,最底层集虫桶的圆筒底部密封,距离底部2 3cm处设有若干排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桶,内部包含的漏斗大口直径为5 10cm,小口直径为1 3cm,高度小于圆筒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棒呈倒置的J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为拱形结构,上部中央位置有一卡座,底部中心设有诱芯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多层漏斗诱捕器,它由防雨盖和集虫桶、支撑架、诱芯柄组成,所述集虫桶包括若干个漏斗和外套的圆筒组成,各层集虫桶边缘有卡槽互相卡扣;防雨盖呈拱形结构,通过支撑架连接在多层集虫桶上方,底部中央位置有一诱芯柄,可放置诱芯,昆虫受到信息素的吸引,撞在防雨盖的内壁上从漏斗小孔处层层掉入至最底下一层集虫桶无法逃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便,不需专人看管,定期清理即可长期使用,并且多层套叠,能有效防止小型甲虫逃逸。
文档编号A01M1/02GK201976636SQ20102050809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黄志宏 申请人:漳州市中海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