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鲵高效催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的说是大鲵高效催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Andriasdavidiansa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也是世界现存 两栖类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处于由水生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过的中间形态, 对于研究动物起源、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故有“活化石”之称。 由于大鲵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因此近年来乱捕滥猎大鲵的现象日益猖 獗,由于栖息地的人为破坏,逐步减少甚至丧失,导致野生大鲵生境破碎,限制了大鲵繁殖 散布能力,降低了觅食区域,使大鲵近年来数量急骤下降,多数原有大鲵生存的区域已基本 绝迹。为了有效保护和挽救这一珍贵生物资源,国家农业部和渔业行政部门制定了多项保 护和鼓励开展驯养繁殖大鲵的政策及措施,使国内有关地区开始重视并致力于人工驯养繁 殖大鲵活动,许多省区在大鲵人工繁殖幼苗方面取得了成功。据我们实地调查的初步结果, 在大鲵原分布的17个省区,目前已开展大鲵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有浙江省有2家大鲵养 殖场,亲本数量约1100尾,年产幼苗在5万余尾;广东省有5家,亲本数量约7000尾,年产 幼苗2万余尾;湖南省有13家,亲本数量6000余尾,年产幼苗2万余尾;贵州省有5家,亲 本数量1000余尾,年产幼苗15000余尾;云南省有1家,亲本数量200尾;四川省有4家,亲 本数量600尾;山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400尾;甘肃省有1家,亲本数量150尾;湖南省有 3家,亲本数量500尾;江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560尾;湖北省的房县、十堰等地养殖大鲵 以成鲵为主;陕西省汉中市内现有大鲵养殖户3000多家。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原有大部分大鲵生存地区因大鲵数量已很少,且人工繁殖技术尚处于摸索试 验初期,繁殖率较低,大规模养殖缺乏种苗,因而短时间内发展速度仍较缓慢。大鲵为卵生, 体外受精,一年产卵一次。大鲵孵化出后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五年,体长达45 60cm左右, 体重在3 6kg,性腺基本成熟。大鲵卵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与退化,以其细胞学的特点可以划分为6个时相 (见表1),与鱼类基本上相似,但卵黄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细胞学特点。表1大鲵卵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特征时相卵径细胞核径正中面核滤泡膜卵黄颗粒卵的辐射(μ m)(yι m)仁数(个)层数膜I时相31 15020--901 2无无无II时相150 950106--20035一层无无III时相325 300080--28047-~ 层无无IV时相3000 7000400--45054—层有有V时相5000 9000核膜溶消失无充满无VI时相缩小消失消失分散增多液化无7-8月底是大鲵性腺成熟的高峰期。头年秋季(10 11月)卵巢处于第I期,冬 季(11 1月)卵巢处于第II期,春季(2 4月)卵巢大部分处于III期,少数个体发育 至IV期初,产前卵巢(5 7月)则发育至IV期,产后卵巢则迅速退化到VI期。冬季精巢 处于II III期,春季处于III IV期初,产前精巢处于第IV V期,产后精巢则处于VI 期。野生大鲵卵孵化期为35 42d,同窝卵的孵出日期也不同,可相差数天。几十年来,我国的科研技术工作者对大鲵的繁殖技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可是进 展缓慢,虽然近年来科研人员分别采取了很多措施,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然难 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鲵在自然繁殖过程中由于雌雄发育不同步和人类活 动的干扰造成了大鲵资源的急剧减少,在人工养殖时,雄性产生的精子活力不够,造成大鲵 繁殖率极低。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提高大鲵产籽孵化率和成活率的方法,申请号 99116491,其特征是(1)建造亲鲵养殖池池高1. 2m、池长2m、池宽Im池底呈浅漏斗形,在 池中间开沟25cm宽,铺孔大2cm2的漏网0. 25X0. 5m,沟底深度从鲵窝到排水阀为5_50cm, 沟形为滑梯形状,池内空有1. 5mX Im = 1. 5m2的水面活动场地,池内留0. 5mX Im = 0. 5m2 修建鲵窝,鲵窝中靠一边池墙距池底20cm高处嵌一块0. 2mX0. 5m = 0. Im2的石板,距池 底70cm高盖窝顶,窝门仅留直径30cm大的供大鲵进出的洞,其余全部用石板密封;(2)建 造产卵、射精池池高一边1. 5m,另一边高1. 2m,宽3m,长3m,在靠池高1. 2m的一边池底留 0. 2mX0. 3m的平台,剩余池底向下挖深0. 5m,宽3m的蓄水池;池内设置缠卵栓;(3)保持良 好的温、光和卫生条件,养殖池内的温度冬季控制在16-20°C,春18-22°C,夏季22-25°C,秋 季20-22°C,上午透自然光强度为200Lux,中午50Lux,下午100_150Lux ;产籽池要求建在 卫生的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2°C左右,自然光强度为lOOlux;在养殖池内和产籽池内绝 对不能有蚊子;用木本夜来香花驱蚊;(4)搭配合理的食物;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隔天给 亲鲵喂一只刚食过软体动物的健康的青蛙;(5)适时刺激排卵射精在每年的4月 5月, 9月 10月,根据亲鲵的排卵预测期提前15天隔天喂一尾活的注射性激素的小鱼类,促其 产籽射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大鲵高效催产方法,其不仅可提高雌雄性大鲵 性成熟率,并可使雌雄性性腺发育同步,而且对大鲵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可连续重复人工催 产和孵化成功,并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择性成熟的大鲵亲本,水温20°C 22°C,通过人工注射外来源激素来促使大鲵 产卵和排精,催产用激素为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和地欧酮(DOM),注射时采用混合一次性注射,注射剂量根据大鲵体重而定,雌性药量为HCG100 1500IU/kg, LRH-0. 2 150ug/kg,地欧酮(DOM) 10mg,对雄性为上述剂量减半,注射时从后脚长8 10厘米背侧肋沟间进针,催产后的大鲵亲本喂养于光线昏暗 的池中,并用微流水刺激催产后的大鲵亲本。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采用生态养殖雄性亲本提高精子活力,人工催产、受 精、孵化等人工高效繁殖配套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使产卵率达到90.5%,受精率达 80. 56 %,成活率达95 %,进一步开展大鲵亲本生态养殖及人工繁殖模式的示范推广,使其 成为多数养殖户均能熟练掌握的技术,扩大规模生产,为保护和利用大鲵资源提供优质种 源和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雄性亲本生态养殖条件(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养殖场地时,必须满足如下五个基本条件①养殖场地必 须选择在海拔800 1200m的河流旁空闲地,该地必须有5-10%的坡度。②场地周围及其 上游地区常年有流水。③场地周围及上游人烟稀少,无污染,水质清新,高氧高透明。④必 须选择在安全地带,防止山体跨塌、泥石流以及山洪对场地的威胁。⑤交通和通讯要尽可能 便利。(2)水质生态养殖条件下养殖大鲵的水质必须满足下列水质条件水质清澈、透 明度高,PH值在6. 5 7. 3之间,溶解氧在5. 6mg/L以上,化学耗氧量在1. 2mg/L以下。从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生态条件养殖大鲵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其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饮用水的 水质标准。(3)水温水温对大鲵的摄食、生长发育及成熟起着决定性作用,摄食活动的强弱 与水温高低直接有关。生态条件养殖大鲵的适宜水温是10 25°C,最佳水温是18 22°C, 水温最高不能超过26°C,低于0°C大鲵会停止摄食。因此,在秦巴山区养殖大鲵,最好将养 殖地点选择在海拔800 1200m的山区。此外,大鲵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 活动增强,摄食次数和摄食总量都逐渐增加。反之,当水温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活动迟 缓,摄食下降。(4)生态养殖池①在建造的生态养殖池水深20-30cm,流落差控制在5%左右,不 仅要能够形成流水声,而且水的流速不能太快。②池底铺设粗沙和小卵石,两边栽种水草, 以营造大鲵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③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养殖池最好分段隔离设置。池 宽窄、深浅、曲直等要因地制宜,随意流畅,接近自然。④养殖池设置大鲵栖息洞穴,洞口要 全部淹在人工溪流的水中。在洞穴以及洞穴之间的上方栽种水草植物。⑤水源最好是附近 的山泉水或自然河道水,水量必须充足,⑥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引来的水必须经过建在养殖 场上游的蓄水池,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引水在进入人工溪流之前再进行沉淀,另一方面是检
5测水质是否安全,第三方面在必要时,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对水温给予适当调节。(5)其他辅助设施主要包括防盗、报警、看护、办公、生活、饵料储存与生产、围 墙、防逃等设施。雄性亲鲵的培育雄性亲鲵的培育是繁殖的重要环节。通过我们的观察研究,汉中秦巴山区大鲵性 腺成熟的高峰期是7月底至8月初,根据大鲵性腺发育的基本规律,因此重点抓住雄性亲鲵 的春季培育、产前培育和秋季培育3个基本环节。(1)春季培育(3 5月)在这一阶段随着水温逐步上升,大鲵摄食量也会逐步增 加,新陈代谢加快,性腺开始发育,需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以鲜活鲫鱼,泥鳅为主,适当搭 配鸡肠、猪肺,每周投喂1次,此时正值大鲵性腺发育始动初期,全天24小时保持常流水,以 促进和刺激性腺发育。(2)产前培育(6 7月初)产前培育好坏关系到亲体成熟率高低,从而影响到人 工繁殖率。这一阶段由于水温上升快(一般在17-22°C ),因此雄性亲鲵性腺的发育速度加 快,性腺成熟系数增大,需要摄取良好营养物质补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投喂饵料仍以 鲜活野杂鱼或动物内脏为主,每3-5d投喂1次。由于水温高,大鲵亲体活动量增大,代谢废 物增多,水质易恶化,应加大水流量并增强水流声,为加速性腺发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环境 条件。(3)秋季培育(9 11月)这一阶段水温一般在16-18°C,正是大鲵最佳生长阶 段,亲鲵产后体质虚弱,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促进体力恢复,主要投喂高蛋白、高脂肪的动物 性饵料为主,积累脂肪为下一年的繁殖和越冬打好基础。亲本的选择大鲵亲本达到生理和形态上的精子和卵子同步成熟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质量 是进行人工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成熟健康的亲鲵是进行大鲵人工繁殖的基本条件。 亲鲵选择标准一般是无病、体质健壮、达到性成熟年龄,试验用亲鲵全部来源于仿生态养殖 的子一代大鲵成体,而且要求无病、无伤、无残,体质健壮,雌性大鲵年龄要求在6龄以上, 雄性大鲵则要求最低在5龄以上。我们近几年来根据在大鲵人工繁殖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认为,用于人工催产的亲 本,根据其形态以及腹部和泄殖孔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性成熟,能否用于人工催产 以及辨别大鲵的雌雄。成熟的雄性大鲵体形瘦长,泄殖孔长,泄殖孔周围沟内有突起的乳 白色小点,有的在泄殖孔周围肌肉突起;成熟的雌性大鲵体形肥短,泄殖孔周围无乳白色小 点,泄殖乳松软、放大,腹部明显涨大。大鲵人工催产结果(见表2)。表2大鲵人工催产结果
权利要求
一种大鲵高效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性成熟的大鲵亲本,水温20℃~22℃,通过人工注射外来源激素来促使大鲵产卵和排精,催产用激素为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A)和地欧酮(DOM),注射时采用混合一次性注射,注射剂量根据大鲵体重而定,雌性药量为HCG100~1500IU/kg,LRH 0.2~150ug/kg,地欧酮(DOM)10mg,对雄性为上述剂量减半,注射时从后脚长8~10厘米背侧肋沟间进针,催产后的大鲵亲本喂养于光线昏暗的池中,并用微流水刺激催产后的大鲵亲本。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大鲵高效催产方法。选择性成熟的大鲵亲本,水温20℃~22℃,通过人工注射外来源激素来促使大鲵产卵和排精,催产用激素为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地欧酮(DOM),本发明的特点是对大鲵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可连续重复人工催产和孵化成功,并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1933493SQ2010102524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李苗, 梁永金 申请人:梁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