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牛杂交方法,尤其一种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轮回杂交方法,属畜牧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种质水平限制,继续简单杂交黄牛已不能显著提高黄牛肉用改良品种的质量和生产水平,杂种母牛只有继续作繁殖母牛用,不断地与其他外来品种杂交;级进杂交的高代牛,往往不适应低质粗饲料和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生产性能退化;纵观多数地区所饲养的夏洛来、利木赞高代杂交牛均表现出犊牛断奶前后生长倒退和育肥出栏时间拉长等情况。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肉牛生产大国,专用化培育品种经过几次杂交之后,就以终端杂交的方式处理掉公牛和母牛。但是这种杂交体系不适合我国,因为我国以往尚没有专门的肉牛品种。同时,这种杂交体系生产出的肉牛,牛肉的风味等方面难以与本杂交体系的肉牛相媲美。如果进行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需要不断地提供纯种母黄牛。要继续利用杂交后代母牛,就需要选择新的品种进行杂交,而级进杂交随代数增加,杂交优势逐渐降低,适应性和耐粗饲性明显下降,地方黄牛优良基因逐渐丢失。二元轮回杂交和三元轮回杂交,随着轮回杂交代数增加,杂交优势有所降低,地方黄牛血统比例越来越少。肉牛的终端杂交(三元)和级进杂交,若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黄牛品种,长期下去有可能导致地方优良品种基因的丧失难以形成良性的肉牛生产体系。为了克服肉牛生产中普遍存在规模化制种困难、连续利用杂交优势下降的制约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肉牛杂交育种模式,从而实现肉牛杂交育种和商品肉牛生产有机结合,同时保留地方黄牛优良基因的可持续技术途径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对黄牛三元轮回杂交方法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杂交模式造成的杂交优势下降和良种基因流失问题,通过此杂交体系,既利用母畜杂种优势,又使各杂种后代都保持一定的杂种优势,从而获得高而稳定的生产性能,同时避免良种黄牛基因比例降低,形成良性循环的繁育体系,为保存我国良种黄牛基因提供一种借鉴手段。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三元轮回杂交是三个父本品种依次轮流参与杂交的杂交体系,杂种后代母牛性状优良者均可进入基础母牛群,进入下一轮回杂交。任何一次轮回杂交后代的公牛及性状不够优良的杂交后代母牛均可肥育出售。通过回交保留地方良种黄牛的基因,提高肉的品质等生产性能。具体方法如下选用地方品种牛作为母本与外来品种公牛进行杂交,杂种后代性状优良的母牛进入下一轮杂交,直到得到三元杂种母牛F3,再与良种黄牛进行回交。外来品种选择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回交良种黄牛选择南阳黄牛或者郏县红牛。本发明优点在于对于群体数量小或者濒危状态的黄牛品种,采用该方法杂交育种,简便,见效快,能有效的攻克杂种优势下降,地方良种基因流失的难关。并且得到的黄牛可以耐粗饲,适应性、抗病力强,更适合农村的实际饲养水平。肉牛发育良好,生长后期增重快牛屠宰性能好,肉质优良。图1肉牛三元轮回杂交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河南南阳地区五县开展该项目。对选择的母牛逐头进行登记造册,统一调配特级南阳种公牛和郏县红牛冻精,各项目县以不同公牛回交母牛600头以上,统一编制牛号,做好配种记录,对繁殖的犊牛进行跟踪测量,最后进行不同组合杂交牛育肥屠宰试验。在同一类型区同时进行不同轮回杂交组合试验。在平原农区A进行南利夏本(南夏利本)、南夏西本(南西夏本)轮回杂交组合试验;在丘陵农区B进行同样的杂交组合试验作为生态类型大区间的重复。在平原农区C进行郏夏利郏(郏利夏郏)轮回杂交组合试验,在丘陵农区D进行重复试验。同时,各轮回杂交组合试验还以同实验区的三元杂交组合作为参照对比。19881997年为第一个时期,通过引进国外优良种公牛(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适宜的二元杂交模式。19972005年为第二个时期,该时期包括两个阶段。19972001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各组合的三元杂交和轮回杂交试验。20012005年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研究。第二阶段的三元轮回杂交组合共冷配2866头母牛,出生成活犊牛2599头。效果检验1.杂交肉牛发育良好,生长后期增重快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技术体系中,南阳牛(郏县红牛)参与轮回杂交。三元杂交母牛(夏西本、利夏南、夏利郏)与南阳牛/郏县红牛的回交后代牛及夏西本牛(对照组),不同年龄段的体重测定数据见表l。表1三元轮回杂交牛不同组合的体重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后代牛,表现出体格高大,体质结实,肢势端正,骨骼坚实。与二元杂交牛相比,体重有所增加,后躯发育良好,后期增重快。与三元杂交肉牛相比初生重较小、前期发育较慢,但后期发育快,至18月龄时,公牛体重已接近三元杂交牛,母牛体重已超过三元杂交牛。尤其是三元轮回杂交后代牛,耐粗饲、适应性、抗病力强,更适合农村的实际饲养水平。2.杂交后代牛适宜于育肥购买1422月龄、体重236478kg、中等膘情的三个组合的轮回杂交牛公牛,在当地某肉牛场进行为期105天的育肥试验(表2)。饲料报酬较高的组合是南夏西本日增重0.79kg,料肉比为5.28:1;其次是南夏利本日增重O.71kg,料肉比5.38:1;郏夏利郏日增重O.72kg,料肉比为6.32:1。在公认的不利于育肥的夏季炎热条件下,三元轮回杂交牛仍然表现出增重快,说明该类型的牛适宜于作为肉牛育肥。比育肥前每头平均增加体重57.71kg,按活重价格8.0元/kg计算,每头平均增收461.68元。表2三元轮回杂交后代牛育肥增重表kg轮i口i杂交头数、r-均第一阶段第—阶段第三阶段试验全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3.杂交后代牛屠宰性能好,肉质优良对其中12头育肥牛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屠宰率55.3%,净肉率45.4%,胴体产肉率84.1%,眼肌面积90112,熟肉率57.0%,肌肉剪切力值2.48,肉骨比4.74:l,优质肉切块率36.8%,高档牛肉率为7.1%。肉质鲜嫩,色泽鲜红,肌间脂肪沉积明显,呈大理石状。屠宰率、净肉率较高的组合是郏夏利郏,南夏西本与南夏利本接近;优质切块率较高的是南夏西本(37.7%),其次是南夏利本(37.1%)、郏夏利郏(35.4%)。4.确定出适宜的轮回杂交模式由此建立了根据体尺指标进行活重估测、不同类型牛划分方法以及外貌评分方法。针对不同的杂交牛类型,通过生长发育和肉用性能等指标的比较,确定出适宜的轮回杂交模式。在平原农区,以利木赞牛(或夏洛来)为第一父本,杂交不能超过二代,同时有重点地进行夏利本三元杂交改良;在此基础上使良种南阳牛参与轮回杂交。在丘陵农区,以西门塔尔牛(或夏洛来)为第一父本,有重点地进行夏西本三元杂交;在此基础上使良种南阳牛参与轮回杂交。在平原和丘陵混合农区,以利木赞牛为第一父本,同时有重点地进行夏利郏三元杂交改良;在此基础上使良种郏县红牛参与轮回杂交。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研究,探索出三品种(夏西本/夏利本/夏利郏/利夏郏)杂交母牛与南阳黄牛或郏县红牛回交的具体方法,使各杂交后代保持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同时筛选出了最优组合南夏西南。攻克了肉牛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逐渐下降、地方良种牛基因比例降低的技术难关。权利要求一种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地方品种牛作为母本与外来品种公牛进行杂交,杂种后代性状优良的母牛进入下一轮杂交,直到得到三元杂种母牛F3,再与良种黄牛进行回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来品种选择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回交良种黄牛选择南阳黄牛或者郏县红牛。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留良种黄牛基因的三元轮回杂交方法,属畜牧育种领域。该方法选用地方品种牛作为母本与外来品种公牛进行杂交,杂种后代性状优良的母牛进入下一轮杂交,直到得到三元杂种母牛F3,再与良种黄牛南阳黄牛或者郏县红牛进行回交,其后代保留了1/2以上的黄牛基因,既可以作为种用又可以作为商品牛进行育肥。文档编号A01K67/02GK101715753SQ20101003011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发明者刘长胜,张花菊,朱红卫,李改英,白跃宇,谭旭信,高腾云申请人:白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