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领域的防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种子带-网-纤维束"生
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近所来,生态护坡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虽然先后出现液压喷8播、三 维网植草、土工隔室植草、厚层基材喷射及喷混植生等技术,并提出由锚杆、加筋网、人工基 质等功能单元构件组成的护坡结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中国专利CN2873888 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绿化层结构,主要包括铁丝网、与铁丝网固定连接的锚杆,以及包裹铁 丝网的防护绿化层。其中,防护绿化层包括含有植物种子、较多水泥、秸杆纤维及壤土的面 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较少水泥或不含水泥的壤土层,以及含较多水泥及秸杆纤维的面层。 虽然能较好地防止雨水冲刷,减少表面径流侵蚀,其水泥的碱性对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均 有较大影响,抑制了植物根系对边坡的锚固功能,不利于植物加固边坡,且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基质层表面径流,提高水 分入渗,保障坡面结构稳定,且施工简便,效率高,成本合理的"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 护坡结构。 本发明"种子带_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锚杆,与锚杆连接固定的铁丝网, 平行固定在铁丝网纬向网丝上的种子带,垂直固定在同一纬向网丝上的纤维束,以及包裹 铁丝网的基质层。其中,纤维束与铁丝网表面有向上的夹角,且纤维束上端与基质层表面的 距离一般以《5cm为宜,这样可有效抵制雨水冲刷;种子带及纤维束固定在同一纬向网丝 上,构成一组"种子带-纤维束",且长度一致,由于纤维束的截流及缓冲等保护作用,有效 地防止了纤维束下方种子带内的种子混合物不会被水冲走。各组"种子带-纤维束"之间的 横向、纵向间距为5 32cm,通过调整横向、纵向间距可调整植物在护坡上的分布密度;种 子带是长度50 150cm、直径1. 5 3. Ocm的条形结构,由种子混合物及外部包裹层组成。 种子混合物包括植被种子、有机质及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部包裹层采用水溶性纸,遇 水后自然溶解,其内的有机质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保证种子正常发芽、生长。同时,根据具 体环境条件通过调节植被种子种类,能充分保障坡面植被的合理结构;纤维束为市售产品 "毛条"或"铁线刷",其材质为PP、尼龙或动植物纤维;基质层是植壤土与绿化基材的混合 物,其厚度为5 15cm,根据护坡的类型进行调整其厚度。 本发明"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实施时通过锚杆将其 固定在护坡上,并且通过调节该结构与坡面的距离,调节种子的播种深度,以保证种子安全 发萌发。本发明遇雨水后种子带外部包裹层溶解,其内部的种子混合物分散于基质层内,由 于位于种子带上面的纤维束对坡面来水的拦截作用,使种子混合物不会被水种走,种子在 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生长,从而形成护坡上的人工植被。
3
本发明"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的优点在于该结构能有效防止基质层 表面径流,提高水分入渗,保障坡面结构稳定,实现植物种子合理播种密度及播种深度,减 少种子用量,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保障坡面人工植被成功建植,且施工简便, 效率高,成本合理。主要用于各种边坡的生态护坡工程。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3 :本发明平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锚杆1,与锚杆1连接固定的铁 丝网2,平行固定在铁丝网2纬向网丝上的种子带3,垂直固定在同一纬向网丝上的纤维束 4,以及包裹铁丝网2的基质层5,其中,纤维束4与铁丝网2表面有向上的夹角,且纤维束4 上端高于基质层5表面。
权利要求
一种“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锚杆,与锚杆连接固定的铁丝网,及包裹铁丝网的防护绿化层,其特征在于防护绿化层由平行固定在铁丝网纬向网丝上的种子带,垂直固定在铁丝网同一纬向网丝上的纤维束,以及包裹铁丝网的基质层组成,其中,纤维束与铁丝网表面有向上倾斜的夹角,且纤维束上端高于基质层表面,纤维束与种子带的长度一致,并构成一组纤维束-种子带。
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种子带_纤维束"之间的横向、纵向距离为5 32c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种子带是长度50 150cm、直径1. 5 3. 0cm的条形结构,由种子混合物及外部包裹层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束上端距基质层表面的距离《5c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带_网_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基质层是植壤土与绿化基材的混合物,其厚度为5 15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锚杆,与锚杆连接固定的铁丝网,平行固定在铁丝网纬向网丝上的种子带,垂直固定在同一纬向网丝上的纤维束,以及包裹铁丝网的基质层,其中,纤维束与铁丝网表面有向上的夹角,且纤维束上端高于基质层表面。该结构能有效防止基质层表面径流,提高水分入渗,保障坡面结构稳定,实现植物种子合理播种密度及播种深度,减少种子用量,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保障坡面人工植被成功建植,且施工简便,效率高,成本合理。主要用于各种边坡的生态护坡工程。
文档编号A01C1/04GK101713192SQ2009102162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孙海龙, 李绍才, 杨涛 申请人: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