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芦竹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竹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芦竹C4n/"^A"ox丄),又名芦荻竹,为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 壮的根状茎。芦竹根系发达,根状茎盘根错节;茎丛生,秆直立,高2 6m,常有 分枝;叶片扁平,长30 60cm,宽2 5cm;圆锥花絮顶生,长30 60cm,小穗 和小花密生白毛;花果期9 11月。
芦竹富含纤维,其纤维长度仅次于木浆,是上等的造纸原料。芦竹根茎可药用, 有清热泻火、清胃止吐的作用。芦竹是研究者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发现的一种湿地生 态修复植物。其适应力强,对盐碱、旱涝、贫瘠都有一定的忍耐力,且未发现病虫 害,是一种管理简单省工的植物。在土壤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通过种植芦竹可吸收 和积累特定种类的重金属离子,对修复土壤有一定的作用。滨海湿地土壤盐碱化程 度高,生态环境脆弱,尤其到每年的春季,由于干旱、少雨加之风多,沙化严重, 滨海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大面积种植芦竹后,可形成芦竹中只带,有利于盐碱地、 沙地的改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很好的保护了滨海湿地,为发展生 态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湿地系统中适当种植芦竹,会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春末 夏初,茎秆抽芽生叶,郁密而浓绿,如竹之青翠挺拔;秋末冬初,植株顶端抽出淡 黄色的圆锥花序,仿佛鸟之羽毛,在微风中摇曳。
目前芦竹的繁殖方式有根状茎种植、地上茎扦插种植和人工育苗移植三种。根 状茎种植虽然成活率高,但是劳动量太大,成本过高。地上茎扦插种植成活率低且 对外界条件要求苛刻。芦竹种子发芽率低,是芦竹育苗方法的最大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人工栽培芦竹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芦 竹栽培繁殖方法。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每年6月-10月,选择株高2米以上的健壮芦竹作为 秧苗,连同根状茎整株挖出,将卢ttt艮M植入平整好后的苗床,栽植时声竹iiLh^ 与苗床的夹角为045度为宜,iiLh茎弯贴至地面,每隔2-10个叶节用压肚埋住^J: 茎10-30厘米,埋土的部位位于叶节之处,埋深5-10厘米。栽培株距为1-2米,行距 为l-3米,首位相接。謝直完j^进行灌溉,使顶芽5-20M^处露出水面即可;^ 二年640月,把第^压:W的卢竹秧苗上长出的高度达到1米以上新苗向两JiE倒, 依,方法JfiA土中。然后进行灌溉,{,水层0-10]1^。
本发明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节省秧苗;二是t^S扩対种直面积,并且具有栽培方 法简单,離率高达98%,种IIj^大大斷氐,新生戸竹品质好、产量高、土质要求低, 特别适合在养分斜牛较差的荒滩、湿iMi咅,而广泛应用于湿地生劍參皿园林造景绿 itC作中,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傲户和环衞默具有觀意义。
实施例i
于6月在南四湖新薛河AI湿地,选择株高2米的健壮芦竹作为秧苗,连同根状
茎整株挖出,将卢1HfM植入平整好后的苗床,栽植时芦竹iiLh茎与苗床的夹角为 40度,iti:莲弯贴至地面,每隔3个叶节用压Jii:埋住:tiLt蓬10蹄,H:的部位位 于叶节之处,埋深5M^:。 ifelt完)^进行灌溉,{親水层0 ,使顶芽6]M^以上 处露出水面。7天后叶节处可长出新芽,平均每株錢数为12个,IO天后新芽平均高度 达18旨,两个月后平均高度达70旨,平均株^&3.8,。
栽植声竹的土地要^f井,耕深标准为25自,有斜牛的要安祠瞎冬前进行,S# 可以冻死一ftl^i冬的虫卵和病菌,对病虫害的防治大有好处。打好iikii埂,同时要修好
排7jc沟渠。在生长的前期,必须定期排水,防ih7M^l要求高度。后期"^:不排水,
但若ii^卖降雨,为f呆田埂^,可适当抖一水,^f旦^^能4每7jC^祠阡。戸竹秧苗謝直 以后,要及附l7jC,水层不宜过深,0-10E^为宜。若7jC^l深,戸竹生^3M减慢,
且出现绵软化,导致产量下降,严S^响经济t^A。反2^就会出现荻化,增加产量和收 入。卢竹秧苗压埋后,6赃右叶节处可长出新芽,平均每株^M为12-20个,当年 新芽高度可达1-2米,第二年可达3米左右。第二辆7烁鹏,芦竹的生长密度可达 ^F方米约75株。
该方法每亩用苗400-700株,比传统的根状茎繁殖方法节省秧苗近一半多。所 压的芦竹秧苗,每年都能分孽出大量的新幼苗和新根茎。 实施例2
于8月在南四湖新薛河AX湿地,选 高3米的健壮卢竹作为秧苗,连同根M 挖出,将芦竹更状茎植入平整好后的苗床,栽植时产竹iith茎与苗床夹角为O度,地 上茎弯贴至地面,每隔5个叶节用土埋住iiki:茎15厘米,埋深10 ,埋土的部位位 于叶节之处。謝直日微距为1米,行距为2.5米,卢竹首位相连。繊完鹏灌溉,使 iiU:茎顶部20棘以上处露出7K面。 5天叶节处可长出新芽,平均每株錢縱20个, 10天后新芽平均高度达35] ,两个月后平均高度达95]M^,平均株《战4.5 。 第二年7月把去年fn压埋好的秧苗上长出的高度达1米以上的秧苗向两M倒,依 据同样的方法压埋。 <辦水位5蹄。 一个月后,平均株高达30赚,平均株4敏3.2 就,生长密度达辨方米80株。
权利要求
1、一种芦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6月-10月,选择株高2米以上的健壮芦竹作为秧苗,连同根状茎整株挖出,将芦竹根状茎植入平整好后的苗床,且栽植时芦竹地上茎与苗床的夹角为0-45度为宜,地上茎弯贴至地面,每隔2-10个叶节用压埋土埋住地上茎10-30厘米,埋土的部位位于叶节之处,埋深5-10厘米;栽培株距为1-2米,行距为1-3米,芦竹秧苗首位相接;栽植完成后进行灌溉,并保持使顶芽5-20厘米处露出水面;在第二年6-10月,把第一年压埋好的芦竹秧苗上长出的高度达到1米以上新苗向两边压倒,再依上述方法埋入土中,然后进行灌溉并保持水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水层在0-10 厘米范围内。
全文摘要
一种芦竹快速繁殖方法,属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芦竹繁殖技术成本高、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竹的快速繁殖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每年6月-10月,选择生长健壮、株高2米以上的芦竹,将根状茎连同地上茎一起挖出备用。土地平整后,将芦竹植株栽植。栽植时芦竹地上茎与地面的夹角为0-45度为宜。将芦竹根状茎全部埋入土中,地上茎弯至与地面平行,每隔数个叶节埋土10-30厘米,埋土的部位位于叶节之处。栽植完成后适当灌溉,5天左右叶节处可长出新芽,当年新芽高度可达1-2米,第二年可达3米左右。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8%,种植成本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543162SQ2009100138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李锋民, 王震宇, 浩 郑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