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全株覆盖控制米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株覆盖技术防除入侵米草的方法,属于入侵米草防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草(Spartina)是禾本科米草属几种植物的总称。我国米草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大 米草(5^arh'"a a/ ^//c3 Hubbard)、互花米草(5^ar^z'朋a7ter"i/7ara Loisel)、大绳草 (5^ar"朋cj7 os"ro油s(L.) Roth)、狐米草(&ar"朋pate"s (Aiton) Muhl.)等。大 米草、互花米草是我国60-80年代分别从英美等国引进的用于保护滩涂的植物。30多年来, 经过人工种植和自然繁殖扩散,在我国北起辽宁锦西县、南到广东电白共80多个县(市) 的沿海海滩上均有生长。米草的引进和大面积种植对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抵御风浪、保滩护 堤、促淤造陆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带来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近年来,米草在一些 地方也变成了害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危害。大面积、高密度的米草沿海经济和生 态带来了巨大灾难。主要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使沿海养殖贝类、蟹类、 藻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2)与海带、紫菜等争夺营养,使其产量逐年下降;3) 堵塞航道,影响各类船只出港,给海上渔业、运输业甚至国防(潜在危害极大)等带来不 便;4)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5)与沿海滩涂本地植物竞争生 长空间,致使海滩上大片红树林消失,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200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了国家环保局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名单中。作为国际公认 的外来入侵物种,其控制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物理或机械方法作为最直接有效的防治方式,在国内外均有实施,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拔除、翻耕、遮盖、水淹、火烧、割除和碾压等,但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因此未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
国内外对利用覆盖技术防除米草的研究很少,迄今仅发现美国Spartina Task Force (1994)在华盛顿州威拉帕海湾(Wm邵aBay)开展过织物覆盖试验的文献报道,其做法 是对小块互花米草丛,可以使用织物覆盖法,即用致密的丝织布紧密地覆盖住刈割后的 互花米草群丛,1-2个生长季后能有效抑制并使互花米草死亡。该方法的刈割工作量大, 在生产中难于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刈割米草植株,进行全株覆盖控制米草的方法,可达到
省工并在短期之内根除米草的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株覆盖控制米草的方法,用透气率低的覆盖物覆盖在米草地上,其特征是在米 草幼苗期、植株高度10cm40cm时,将透气率低的覆盖物,直接覆盖在米草幼苗上,覆盖 时将植株压倒并紧贴泥面,并用泥块等将覆盖物压实。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根除米草效率高
该方法的覆盖时机掌握在米草幼苗期、植株高度10cm-40cm,此时植株较柔软,易于 操作,容易将植株压倒并紧贴泥面,还可避免合覆盖物破损。覆盖时用泥块等将覆盖物压 实,又能防止海潮将覆盖物带走。通过全株覆盖,使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同时缺氧,加速 地下根系的死亡过程,与国外采用刈割后覆盖的防除方法相比,大大加速了米草的死亡速 率,提高了米草防除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覆盖物包括镀膜的织物、各种塑料膜等。
2) 成本低、操作简单
利用本发明的全株覆盖技术,不需要事先刈割, 一次覆盖既可达到根除米草的效果, 并且覆盖物可回收或重复使用,从而大大节约了防治成本。
3) 安全性高
本发明技术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避免了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二 次入侵的问题,不会破坏滩涂生态功能、对后续的滩涂养殖没有不良影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在米草幼苗期,株高20-30cm,叶片嫩绿色,植株柔软时,以黑色地膜进行全株覆盖。 覆盖时将米草植株压倒并紧贴泥面,用泥块等将厚的黑色地膜压实以防止海潮将覆盖物带 走。
覆盖30天,全株覆盖试验区植株地上部分开始死亡,根系无异常死亡;部分根系开 始死亡。覆盖60天后,全株覆盖试验区植株地上完全腐烂,大部份根系腐烂、死亡;覆 盖70天后,地下根系全部腐烂、死亡。覆盖130天后,未发现全株覆盖处理区有米草长 出。覆盖70天后可将黑色地膜回收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株覆盖控制米草的方法,透气率低的覆盖物覆盖在米草地上,其特征是在米草幼苗期、植株高度10cm-40cm时,将透气率低的覆盖物,直接覆盖在米草幼苗上,覆盖时将植株压倒并紧贴泥面,并用泥块等将覆盖物压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株覆盖控制米草的方法,其在米草幼苗期、植株高度10cm-40cm时,将透气率低的覆盖物,直接覆盖在米草幼苗上,覆盖时将植株压倒并紧贴泥面,并用泥块等将覆盖物压实,能防止海潮将覆盖物带走,使覆盖物可以重复使用。通过全株覆盖,使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同时缺氧,加速地下根系的死亡过程,与国外采用刈割后覆盖的防除方法相比,大大加速了米草的死亡速率,提高了米草防除效果。
文档编号A01M21/00GK101375681SQ20081007168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和春雷, 尤民生, 曾兆华, 李兆飞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