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两组刀同时反向旋转式切土、防缠绕微耕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耕作机特别是两组或两组以上刀对旋式切土、高 平稳、防缠绕耕作机。能大幅度提高整体使用性能,扩展至整个耕作 机(见图1)。二、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的微耕机存在以下问题1、 由于单刀旋耕机采用旋刀与行走轮同向旋转,在耕土过程中土 质略硬就会导致整体机器失控,猛烈向前窜动,造成漏耕、整机倒栽, 存在严重的机器、人身安全隐患。2、 耕作时不平稳、不匀速、耕土深度不够。如遇较硬土质, -次耕深只能达5厘米左右,而农民所需耕深是15—20厘米,与农民需求 相差甚远。3、 在遇到有杂草的田地时,旋耕刀上会缠积许多杂草,直接影响 耕深和耕作效率。4、 如遇到下雨后比较糯质(粘土)的田地,旋耕刀上会积累许多 泥土,使耕作负荷加重,转向费力,耕深浅,耕速慢。以上四点是导致原机器不为农民所用的主要原因。改为双刀或多 刀对旋式后,以上四点问题迎刃而解,主要优点如下1、 耕深达到18—20厘米之间,且效率达到每小时0.8—1亩。2、 旋耕刀上不缠杂草。3、 即使是在硬质土上,也能实现平稳匀速向前耕进(在直线耕 作时,不需要人掌扶手)。4、 如遇到糯质田地(粘土),旋耕刀积土极少,不影响正常耕作。 三、技术方案(一) 前传动及紧固结构是正旋耕齿①通过键②固定在正旋耕 轴③上,正旋耕轴两端套上轴承④、密封圈⑤、衬套 。两端轴承④、 密封圈⑤装在旋耕轴座⑦内,用螺钉⑧固定在第一组刀箱体⑨两端, 通过正旋耕齿①正转传动给过桥小齿⑩,使小齿⑩反转。过轿小齿逾 固定方法是过桥小齿⑩内孔穿过桥芯轴n,用螺母将其固定在第二组箱体O上,通过过桥小齿⑩传动给变向小齿G)。变向小齿G)的固 定结构与过桥小齿⑩相同。变向小齿O再传动给反旋耕齿0,实现反旋耕轴0反转。反旋耕轴o面定结构与正旋耕轴③固定结构相同。刀简 通过横向螺钉 连接在正旋耕轴 和反旋耕轴 上。连接方法 是旋耕轴外六方与刀筒内六方过渡配合连接。刀片 通过螺钉 连 接在固定板 上,固定板 焊接在刀简(9上。(二)1、釆用正、反两组刀同时旋转耕土,两组刀相反方向旋转,相 邻两组刀片的刀尖旋转直径交叉,刀具排列相互错开(见图2)。也 可增加第三组刀,实现两组正转、 一组反转(见图3)。或两组反转, 一组正转(见图4)。第一组刀与行走轮方向相向,第二组刀相反的 结构见图2。如果第一组刀与行走轮相反,第二组刀与行走轮方向相 同,其耕作效果及目的相同(见图5)。2、 可釆用行走轮向发动机拉动两组旋耕刀耕作(见图2),也可 通过行走轮推动两组旋耕刀进行耕作(见图6)。3、 刀具排列刀具排列分许多种,可根据农民用户需要进行排 列,如可采用第一组刀分四排,每排两把刀,刀上面的弯度分左右方 向,刀口顺着旋转方向,第一组刀与第二组刀相互交叉错开(见图2), 也可两组刀对调(见图7)。四、该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该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两组刀同时反向旋转耕作时,给地面的作用力是正、反方向 同时受力,从而解决了机器在耕作过程中,遇到较硬土质时猛力向前 窜动,的问题,实现平稳,均速向前耕作。耕作后的土地平整,无漏耕 现象。2两组刀对旋相当于原来的两次耕深作用,即便是很硬的土质也 可达到一次性耕深要求。3、 两组刀对旋,解决了原来的缠草的问题。如果第一组刀的刀 空中有草,第二组刀反向旋转时,可将第一组刀的草刁(抽、取)出。 同理,第二组刀中有杂草也由第一组刀刁出。多组刀同理。4、 两组刀对旋,还解决了以前旋耕刀如遇到下雨后糯质(粘土) 的田地,旋耕刀上积泥极多的问题。现在结构使积泥大量减少,减轻 整机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原理同上3。 五
1、 图1为中心示意图 —2、 图2为两组刀交叉相反方向旋转示意图3、 图3为三组刀、其中两组正转、 一组反转示意图4、 图4为三组刀、其中两组反转、 一组正转示意图5、 图5为第一组刀与行走轮相反方向旋转示意图6、 图6为行走轮推动两转刀耕作示意图7、 图7为两组刀对调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耕作机,其特征在于使用两组刀相反方向同时旋转,相邻两组刀片的刀尖旋转直径相互交叉或不交叉。
2、 两组刀以上其中任意一组刀与另外组刀相反方向同时旋转,相 邻两组刀片的刀尖旋转直径相互交叉或不交叉。
3、 如1、 2所述,动力拉动或推动两组刀相反方向同时旋转进行耕作。
4、 如要求l、 2所述,其特征在于刀具之间可根据要求任意排列, 旋转方向可根据要求任意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耕机,主要特点是旋耕装置采用正反两组或两组以上刀对旋式切土,使耕深达到18-20厘米之间,提高耕作效率,实现平稳匀速耕作,解决了现有微耕机缠草问题、在硬质土耕作时的窜动问题和粘质土耕作时的积泥问题,加强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A01B33/02GK101151951SQ20061009516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9日
发明者庄学林, 林 郑 申请人:庄学林;郑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