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红薯增产新技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
背景技术:
红薯在南方称“番薯”,在广东等地称“地瓜”,是一种两季生植物,产品即能当杂粮食,又能做美味食品的原料,还能做酿酒和加工粉条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可谓是杂粮中的上等佳品,现在种植红薯还是沿用几千年来传统的耕种方法,其亩产量只有65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在520元左右(按0.8元/kg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通过合理的种植和施肥,使每亩增产达四成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耕地(夏季以旱地为主要种植地,秋季以早稻收获后的缺水地为主要种植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农家肥是人畜的粪、尿搅拌草木灰或其他有机肥,碰到干旱少雨时,用水浇灌。秋季放水浇灌一遍,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以防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后,烧坏薯苗;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即将薯苗往一个方向牵直,以便于今后顺利“割苗”;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就要进行关键性的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料兑水施浇,一般兑水比例为1∶40,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特种肥料的构成将碳、磷、钾化肥,按3∶3∶4的比例搅拌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取上述技术处理,每亩增加材料费和人工费四十元左右,便可增加产量四成以上,增加产值二百元以上,除去成本,可产生纯利润160元以上,可谓事半功倍,它不但可为农民朋友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为解决一些地区粮食不足走出一条新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1、将耕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农家肥是人畜的粪、尿搅拌草木灰或其他有机肥,碰到干旱少雨时,用水浇灌。秋季放水浇灌一遍,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以防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后,烧坏薯苗;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即将薯苗往一个方向牵直,以便于今后顺利“割苗”;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就要进行关键性的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料兑水施浇,兑水比例为1∶40,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特种肥料的构成将碳、磷、钾化肥,按3∶3∶4的比例搅拌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1、将耕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用水浇灌,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进行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兑水施浇,一般兑水比例为1∶40,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是农家肥是人畜的粪、尿搅拌草木灰或其他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是特种肥料的构成碳∶磷∶钾化肥按3∶3∶4配制。
全文摘要
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1.将耕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用水浇灌,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进行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兑水施浇,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本发明的优点是采取上述技术处理,每亩增加材料费和人工费四十元左右,便可增加产量四成以上,增加产值二百元以上,可谓事半功倍,它不但可为农民朋友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为解决一些地区粮食不足走出一条新路。
文档编号A01G7/00GK1857055SQ20061008145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2日
发明者肖伟根 申请人:肖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