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5813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竿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用于钓鱼,特别涉及从渔线轮引出的渔线贯通竿体内部的中通竿。
在这样的各竿体中,例如,在倒数第二节竿等的上面,形成导入从渔线轮引出的渔线的渔线导入口。各竿体均为尖端变细形成圆锥的筒状体,特别是,形成这样的渔线导入口的倒数第二节竿是3段圆锥,包括配合梢尖侧的竿体的直圆锥部,直圆锥部的竿底侧的圆锥角大的部分,和圆锥角大的部分的竿底侧的圆锥部,在圆锥角大的部分为形成鱼线导入口的构造。通过在这样的圆锥角大的部分设置鱼线导入口,在穿过渔线的状态下将梢尖侧的竿体收容于其竿体内部,渔线从渔线导入口折返回竿底侧后到达梢尖竿的竿体内部,即使这样,仍确保倒数第二节杆的内周面和它的梢尖侧的竿体的外周面之间渔线可穿过的间隙。
但是,对于抽出形式的钓竿,竿体的加厚受到一定的限制。
即,对于抽出形式的钓竿,例如,为了以抽出形式组装竿体,位于梢尖侧的竿体的外径必须比其竿底侧的竿体的内径小。因此,竿体部分加厚时加厚外径侧的厚度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即使加厚内径侧的厚度,在有必要设置上述间隙的同时,还要受到收容在该竿体内部的梢尖侧的竿体的外径的限制。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抽出形式的钓竿,在保证竿体的强度的同时可在渔线穿过的状态下收容竿体。
发明1的钓竿,是钓鱼用竿,配置有第1竿体和第2竿体,第1竿体具有直圆锥部,连续于直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1圆锥部,连续于第1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2圆锥部,第2圆锥部的圆锥角比第1圆锥部小。第2竿体以抽出形式连接于第1竿体的梢尖侧,可嵌合在直圆锥部的内周面。另外,该第1竿体的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是具有沿圆周方向隔有一定间隔并且沿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的凹凸面,在第1圆锥部形成将渔线导入竿体内部的渔线导入口。
对于该钓竿,通过第1圆锥部的内周的凹凸形成渔线导入口抑制竿体部分的强度降低。因为只是进行必要的程度的加强,所以可谋求轻量化。另外,对于该钓竿,渔线从第1竿体的渔线导入口插入竿体内部,导向第2竿体内部。若在渔线穿过两竿体状态下以抽出形式将第2竿体收容在第1竿体内部,引自渔线导入口的渔线一度返回竿底侧,到达被收容的第2竿体的竿底侧端部,从这里再次通过第2竿体内部到达梢尖侧。在从该渔线导入口返回第2竿体的竿底侧时,渔线通过第1圆锥部的凹凸之间以及第2圆锥部和第2竿体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图2是


图1的倒数第二节竿2和中竿3的连接处附近的截面图。
图3是
图1的III-III截面图。
图4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的中通竿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5是进一步采用其它实施方式的中通竿的与图3相当的图。
中通竿整体的构造如
图1所示,该中通竿具有底竿1和依次连接在底竿1的梢尖侧的倒数第二节竿2、中竿3、4、梢尖竿5。这些各竿体均为由将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的强化纤维浸渍于环氧树脂等的合成树脂中而得的预浸渍材形成的前端变细的筒状部件。如后面详细说明,这些各竿体以所谓的抽出形式连接,位于梢尖侧的竿体可依次收容在位于竿底侧的竿体的内部。
竿体1在竿底侧周面具有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渔线轮7的渔线轮座6,在竿底侧端部装有可自由装卸的尾塞9。渔线轮座6由用其它方法成型的管状部件构成,配置于所定的周面位置并被固定。
在倒数第二节竿2上为了将从渔线轮7引出的渔线L导入竿体内部而形成渔线导入口10,在渔线导入口10的开口边缘装有陶瓷导向件11(参照图2)。另一方面,在梢尖竿5的梢尖侧端部装有顶环8。另外,从渔线轮7引出的渔线L从渔线导入口10导入竿体内部,依次送至梢尖侧的竿体,从顶部导向件8导出至外部。
渔线导入口10附近的构造如图2和图3所示,中竿3以抽出形式连接在倒数第二节竿2的梢尖侧。
倒数第二节竿2具有从梢尖侧端部到竿底侧的一定范围内,没有锥度变化(也包括基本没有锥度变化的锥度变化极小的圆锥)的直圆锥部分;连续于该直圆锥部分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1圆锥部;连续于该第1圆锥部的竿底侧,比第1圆锥部圆锥角小,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2圆锥部。例如第1圆锥部的锥度大致为20/1000~30/1000,第2圆锥部的锥度大致为1/1000~5/1000,象这样,将第1圆锥部分的圆锥设定为圆锥角大的圆锥。
该倒数第二节竿2的直圆锥部分的内周面为可与中竿3外周面配合的配合部分。需要时也可将聚脂等的无纺布等浸渍在合成树脂中得到的无纺布预浸渍材层设置在其内周面,防止竿体之间的粘结。
在该倒数第二节竿2的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一定距离部分突出地形成向圆心方向的突起,在轴向的一定范围内,形成该突起延伸的凹凸面,具体地说,截面形状大致呈星型(参照图3)。因为该凹凸面是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所以越靠近梢尖侧口径越小,但设定该凹凸面的最小直径至少比中竿3的最大外径大。
另外,在该第1圆锥部形成将渔线L导入竿体内部的上述的渔线导入口10。渔线导入口10是沿倒数第二节竿2的轴向的长的长孔,如上所述在其边缘嵌有陶瓷环。
对于这样的中通竿,通过倒数第二节竿2的第1圆锥部的内周的凹凸形成渔线导入口10抑制倒数第二节竿2的强度的降低。凹凸不向竿体外部伸出,也不妨碍倒数第二节竿2收容在底竿1中。
另外,对于该中通竿,从渔线轮7引出的渔线L从渔线导入口10插入竿体内部,导向第2竿体的内部。在渔线L穿过各竿体的状态下以抽出形式将中竿3收容在倒数第二节竿2中,这样,如图2所示,从渔线导入口10引出的渔线L在倒数第二节竿2内一度返回竿底侧,到达被收容的中竿3的竿底侧端部,从中竿3的竿底侧端部的尾塞12穿过中竿3的内部,再到达梢尖侧,直至到达梢尖竿5。当从该渔线导入口10返回尾塞12时,渔线L可通过第1圆锥部的凹凸面之间,和第2圆锥部的内周面与中竿3的外周面之间的缝隙。
其它的实施方式(a)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如图4所示,可沿圆周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形成多个截面为矩形的突起,另外,也可以是截面为半椭圆形等的突起。
而且,通过连续形成大的突起,第1圆锥部的截面形状本身可接近于四角形等的多角形(参照图5)。
(b)另外,由于形成倒数第二节竿2时使用的芯材(心轴)本身形成所定的凹凸形状,所以可形成这样的第1圆锥部的凹凸形状。即,在外周面上形成有所定的凹凸的心轴上缠绕预浸渍原材料进行热处理,通过将心轴向竿底侧拔出,可在内周面所定位置形成凹凸形状。
对于本发明的抽出形式的钓竿,在保证竿体的强度的同时,可在渔线穿过的状态下收容竿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钓竿,为钓鱼用竿,装备有第1竿体和第2竿体,第1竿体具有直圆锥部,连续于上述直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1圆锥部,连续于上述第1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2圆锥部,第2圆锥部的圆锥角比上述第1圆锥部小,第2竿体以抽出形式连接于上述第1竿体的梢尖侧,可嵌合在上述直圆锥部的内周面,上述第1竿体的上述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是具有沿圆周方向隔有一定间隔并且沿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的凹凸面,而且,在上述第1圆锥部形成将渔线导入竿体内部的渔线导入口。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抽出形式的钓竿,在保证竿体的强度的同时可在渔线穿过的状态下收起竿体。该钓竿的倒数第二节竿2具有直圆锥部,连续于直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1圆锥部,连续于第1圆锥部的竿底侧越靠近竿底侧直径越大的第2圆锥部,第2圆锥部的圆锥角比上述第1圆锥部小。另外,中竿3以抽出形式可嵌合在该直圆锥部内周面地连接于第1竿体的梢尖侧。该倒数第二节竿2的第1圆锥部的内周面是沿圆周方向隔有一定间隔并且沿轴方向延伸的凹凸面,而且,在上述第1圆锥部形成将渔线导入竿体内部的渔线导入口。
文档编号A01K87/00GK1436451SQ0215879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8日
发明者盐谷幸信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